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邻父有与人邻者

《吕氏春秋》〔先秦〕

  邻父有与人邻者,有枯梧树,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,邻人遽伐之。邻父因请而以为薪。其人不说曰:“邻者若此其险也,岂可为之邻哉?” 此有所宥也。夫请以为薪与弗请,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有一个人与别人为邻,他的家中有一棵干枯的梧桐树。与他为邻的一位老者指出这棵梧桐不好,他立刻就把它砍伐了。老者随后又想要那棵梧桐树,想拿去当柴烧。他不高兴地说:“这个邻居用心如此险恶,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?”这表明他有成见。要那棵梧桐把它作柴烧,或是不要,这些都不能作为怀疑梧桐树好还是不好的依据。

注释
父(fǔ):对老年男子的尊称。
遽(jù):急,急速。
薪:柴火。
有所宥:有成见。

简析

  这则寓言故事简要讲述了人们在判断事物时易受主观偏见影响。邻父因个人需求而先贬低梧桐树,导致邻人砍伐。邻人却因此认为邻父阴险,不愿为邻,却未意识到自己的判断基于对方的言行而非事物本身。此文提醒我们,在评判事物时,应排除个人偏见,客观看待事物的本质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

论语〔先秦〕

  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。

  子曰:“以吾一日长乎尔,毋吾以也。居则曰:‘不吾知也。’如或知尔,则何以哉?”

  子路率尔而对曰:“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,加之以师旅,因之以饥馑;由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有勇,且知方也。”

  夫子哂之。

  “求!尔何如?”

  对曰:“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,求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足民。如其礼乐,以俟君子。”

  “赤!尔何如?”

  对曰:“非曰能之,愿学焉。宗庙之事,如会同,端章甫,愿为小相焉。”

  “点!尔何如?”

  鼓瑟希,铿尔,舍瑟而作,对曰:“异乎三子者之撰。”

  子曰:“何伤乎?亦各言其志也。”(何伤 一作:何妨)

  曰:“莫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”(莫 通:暮)

  夫子喟然叹曰:“吾与点也!”

  三子者出,曾皙后。曾皙曰:“夫三子者之言何如?”

  子曰:“亦各言其志也已矣。”

  曰:“夫子何哂由也?”

  曰:“为国以礼,其言不让,是故哂之。”

  “唯求则非邦也与?”

  “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?”

  “唯赤则非邦也与?”

  “宗庙会同,非诸侯而何?赤也为之小,孰能为之大?”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有女同车

诗经·国风·郑风〔先秦〕

有女同车,颜如舜华。将翱将翔,佩玉琼琚。彼美孟姜,洵美且都。
有女同行,颜如舜英。将翱将翔,佩玉将将。彼美孟姜,德音不忘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孟子·离娄上

孟子 孟子〔先秦〕

  孟子曰:“人有恒言,皆曰‘天下国家’。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”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