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风·胡关饶风沙
李白〔唐代〕
胡关饶风沙,萧索竟终古。
木落秋草黄,登高望戎虏。
荒城空大漠,边邑无遗堵。
白骨横千霜,嵯峨蔽榛莽。
借问谁凌虐,天骄毒威武。
赫怒我圣皇,劳师事鼙鼓。
阳和变杀气,发卒骚中土。
三十六万人,哀哀泪如雨。
且悲就行役,安得营农圃。
不见征戍儿,岂知关山苦。
李牧今不在,边人饲豺虎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胡地向来以多风沙著称,自古以来都是荒芜之地。
在霜凋木叶秋草已黄的时候,登高远望,以防胡人的进犯。
只见大漠里边城空荒残破,邑无遗堵。
皑皑的白骨堆集如山,被丛生的荆棘掩遮着。
借问这是谁如此暴虐无道?原来是胡人下此毒手。
我圣皇赫然大怒,决定派大军前去征讨。
顿时间阳和变为杀气,征发士卒嚎声一片骚扰不安。
三十六万士卒被征入伍,哭声动天,泪如雨降。
大量的劳力都去行军打仗,还有谁在家种田?
君不见征戍的战士的悲惨处境,岂能知守卫关山的艰苦?
可惜当今没有像李牧这样的守边良
创作背景
李白集中总题为“古风”的五十九首诗,在编排上并无次第。这五十九首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。此诗为其中第十四首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管士光·李白诗集新注[M]·上海:上海三联书店,2014
2、
詹福瑞 等·李白诗全译[M]·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
3、
詹锳·李白诗文系年[M]·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84
简析
这首五古以边疆战场的荒凉景象开篇,造出一种苍茫、悲凉的氛围;诗中通过对比手法,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,传达出诗人的哀婉之情,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边疆战士的同情上,也因为边疆缺乏良将,人民如同被豺虎所食,遭受深重苦难。全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,传达出深沉的哀戚之情,凝聚着深挚的同情与痛心。
李白
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省秦安县),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(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)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李白为兴圣皇帝(凉武昭王李暠)九世孙,与李唐诸王同宗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《行路难》《蜀道难》《将进酒》《早发白帝城》等。 1127篇诗文 5967条名句
长相思三首
李白〔唐代〕
长相思,在长安。
络纬秋啼金井阑,微霜凄凄簟色寒。
孤灯不明思欲绝,卷帷望月空长叹。
美人如花隔云端。
上有青冥之长天,下有渌水之波澜。
天长路远魂飞苦,梦魂不到关山难。
长相思,摧心肝。
日色欲尽花含烟,月明如素愁不眠。
赵瑟初停凤凰柱,蜀琴欲奏鸳鸯弦。
此曲有意无人传,愿随春风寄燕然。
忆君迢迢隔青天。
昔时横波目,今作流泪泉。
不信妾肠断,归来看取明镜前。
美人在时花满堂,美人去后花馀床。
床中绣被卷不寝,至今三载闻余香。
香亦竟不灭,人亦竟不来。
相思黄叶落,白露湿青苔。
长安春望
卢纶〔唐代〕
东风吹雨过青山,却望千门草色闲。
家在梦中何日到,春生江上几人还?(春生 一作:春来)
川原缭绕浮云外,宫阙参差落照间。
谁念为儒逢世难,独将衰鬓客秦关。